语文教案

时间:2024-07-15 10:05:25
【精华】语文教案范文集合6篇

【精华】语文教案范文集合6篇

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,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,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,有着重要的地位。教案应该怎么写呢?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,欢迎阅读,希望大家能够喜欢。

语文教案 篇1

教学目标

1、通过“我的发现”的教学,引导学生发现词语特点。

2、通过“日积月累”中“读读认认”的教学,使学生认识9个字。

3、对学生进行字词的综合训练,引导学生积累词语。

4、通过“日积月累”中“我会读”的教学,培养学生观察能力、想象能力,提高朗读能力,增加语言积累,使学生了解、热爱我国优秀古诗词。

5、通过“口语交际”的教学,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,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;结合口语交际活动,练习写话,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。

6、通过“展示台”,引导学生展示自己课内外学习所得,增强学习自信心和成就感。

7、通过阅读“宽带网”,引导学生主动收集和了解与本组专题有关的资料,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。

课前准备

1、生字卡片、词语卡片。

2、口语交际中的表演道具。

3、中国地图,课前布置学生收集自己家乡的有关资料。

4、白纸、水彩笔。

教学设计

一、我的发现

1、自读探究。请学生先读读几组词语,再读读学习伙伴的话,看自己发现了什么。

2、小组交流发现。

3、汇报学习情况。

学生进行学习汇报,教师根据学生回答,使学生明确:

①每组的两个词中均含有相同的两个字,第二个词是在前一个词的基础上加了一个字,两个词意思不同。

②左边一栏的每一组词,前一个表示活动,后一个表示完成活动所要使用的工具;右边一栏的每一组词,前一个表示物品,后一个表示场所。

4、知识拓展。教师引导学生说说,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词语。

5、评价小结。

二、日积月累

1、读读认认。

①智力竞赛。教师出题,学生抢答反义词(由旧知到新知)。

②自读质疑。自读八组反义词,认识生字,发现问题。

③交流讨论。分组合作学习,共同解决自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,老师随机指导。采取多种形式,整体识记生字。

④拓展积累。指导学生用反义词说话,把反义词放到具体语境中理解,丰富知识积累,学以致用。

2、我会填。

①温故知新。

出示卡片:“明亮的”“繁华的”“茂密的”“绚丽多彩的”“川流不息的”“风光秀丽的”,请学生认读。

出示卡片:“窗户”“城市”“森林”“春天”“车辆”“山村”,请学生认读,并猜一猜,要进行什么练习。

②找朋友。将以上词语卡片随意贴在黑板上,请学生为它们“找朋友”。学生上台摆一摆,并读出来。

③检查。学生检查搭配是否正确,教师指名“小老师”领读。

④拓展。教师拿走“窗户”等,让学生思考:还可以填什么?

⑤完成练习。

3、我会读。

①指导看图。图上有什么人?他们在干什么?你知道诗中描绘的是什么地方的景物吗?

②请学生谈对诗歌的了解,教师根据学生回答介绍诗歌大意。

③学生自读,初步了解诗意。要求读准字音,读通句子。

④请课前学过本诗的学生当“小老师”,领读诗歌。

⑤边读边展开想象,读出感情。在熟读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背诵。

三、口语交际

1、激趣导入 。

播放歌曲《谁不说俺家乡好》。师:同学们,你的家乡在哪里?你热爱自己的家乡吗?愿不愿意把你的家乡介绍给大家?今天咱们要开个小小的联欢会,主题就是《夸夸我的家乡》。

2、学生准备。

分小组准备节目(如歌舞、相声、小品、现场作画等)、家乡风光图片、特产及其他道具。

3、节目表演。

学生依次表演节目。主持人现场采访“观众”,评论表演情况。

4、拓展能力。

读“写一写”一题中学习伙伴的话,引导学生用几句话写一写家乡的美丽景色或夸一夸家乡有名的特产。

四、展示台

1、激趣导入 。

同学们,让我们一起走进“欢乐40分”,这节课我们要进行的是词语接龙游戏和节目表演。

2、制订规则。

教师指导学生共同制订游戏规则,每组推荐一名评委。

3、词语接龙。

将学生分组,由组长组织进行词语接龙比赛,并由评委计分。

4、节目表演。

学生利用课前收集到的家乡过去和现在的照片、小故事及其他资料,进行节目表演,赞美家乡,要突出家乡的变化。评委予以点评,并计分。

5、活动总结。

评委和老师共同评定优胜组及优秀演员等。

五、宽带网

1、自学“宽带网”,初步感知内容。

①自读“宽带网”上的内容。

②想一想两段文字各讲的是什么。

2、知识竞赛。

①必答题:

a.我国有多少个民族?

b.我国有多少个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?

c.我国有多少个省、自治区?

②抢答题:

a.你知道一些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和服饰特点吗?

b.我国有哪些民族?请说出它们的名称。

c.请说出我国四个直辖市、两个特别行政区的名称。

d.请说出我国省、自治区的名称。

③风险题:

限时从地图上找出四个直辖市、两个特别行政区、自己所在省或自治区。

④拓展题:

学生互相出类似的题目。

3、宣布结果。

建议此次语文园地教学用4 课时。

语文教案 篇2

【教学目标】

1、了解转述的意义,初步掌握转述的方法。

2、清晰、流畅地转述别人的话,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。

3、在表达活动中学会认真倾听他人说话,培养与别人沟通的能力,增强责任感。

【教学过程】

一、了解转述的意义。

1、谈话引入。

昨天放学的时候我说了一个通知,谁还记得我是怎么说的吗?(出示小黑板通知内容)回家后你是怎么和家长说的,谁来给大家学一学?

2、揭示课题。

在生活中,我们经常会遇到把话转达给别人的情况,这叫捎口信,也叫做转述。这就是我们这次表达的主题。(板书课题:转述)

3、你在生活中转述过别人的话吗?说一说。有没有转述错误的时候。

4、小结:看来 ……此处隐藏2749个字……的。那么这个故事中的各色人物就围绕着一个“骗”字显出了他们的真面目。

他们为什么用织新衣而不用别的手段来骗皇帝呢?就是因为皇帝爱新装已经到了成癖的程度,对骗子所说的神奇而又漂亮的新装自然会感兴趣,所以狡猾的骗子看准了皇帝的心思,投其所好,用织新衣来骗他,自然会行骗成功。

那么该如何来评价文中的骗子呢?两个骗子其实代表了社会上靠行骗为生的一种社会病态,所以作者把骗局当作一面镜子,一方面照出了文臣百官的丑恶灵魂,也可以当作一把解剖刀,剖析这种社会病态。

本文写出骗子用根本不存在的布料、衣服向皇帝行骗,写出皇帝和大臣们都甘愿受骗、并且骗人,最后写出皇帝赤全身在大街上,构成了丰富想象、大胆夸张的写作特点,无情地鞭挞了至高无上的皇帝和道貌岸然的大臣,辛辣地嘲笑了他们的愚蠢虚伪、卑鄙自私,曲折地反映了现实生活,反映了封建王朝的腐朽,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热衷权力和无知、虚伪、愚蠢的本质,同时告诉人们,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,无私无畏,敢于说真话。

【设计意图】深入探究童话的主旨。

(四)语言品析

1.为了穿得漂亮,不惜把所有的钱花掉。

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。人们提到他,总是说:“皇上在更衣室里。”

(提示:抓住皇帝爱穿新衣服的特点,紧扣皇帝的身份,从修辞手法作用的角度分析。)

2.“哎呀,美极了!真是美极了!”老大臣一边说,一边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,“多么美的花纹!多么美的色彩!是的,我将要呈报皇上,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。”

(提示:结合说话人的身份,从语气语调的角度分析。)

【设计意图】引导学生关注童话的语言特点及写作手法。

(五)拓展思维训练

就下面设定的情景,展开大胆想象,对故事情节进行既在意料之外、又在情理之中的合理增补,体会童话想象力丰富、情节生动的特色:

1.一天,皇帝在更衣室里,有个大臣来报重要军情,想象一下,皇帝的反应如何?

2.大臣走后,想象一下两个骗子会说什么?

3.皇帝看到新装后,想象皇帝回到宫里想什么做什么?

4.假如孩子没有把真话说出来,事情会怎样发展?

【设计意图】把握童话主旨,训练学生的想象力。

(六)布置作业

愚蠢的皇帝在赤全身后,回到宫里他会怎么做?是怒不可遏地将小孩子抓起来,给予严厉惩罚,还是悔过自新,做一个一心为民称职的好皇帝呢?请你发挥合理想象,为文章续写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事。不少于300字。

【设计意图】将本文所学运用到实际写作中,实现学以致用,训练学生的想象力。

语文教案 篇5

“教是为了不教。”在课堂上,我们不只要给同学传授知识、技能、发展能力,更重要的是教给同学学习的方法。同学是学习的主体,在语文教学中,教师要善于做引导者,为同学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,让同学积极主动学习,运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解决问题,做学习的主人。因此,我的教学具体环节如下:

一、课件激趣,音乐导入

1、出示课件(文中插图),同时播发《歌唱二小放牛郎》歌曲:

创设情境,充沛激发了同学的学习兴趣,使同学对接下来的教学环节有很大的期望。

2、师板题,生齐读。

二、初读文,认读生字:

1、生小声读文,把不会读的字用自身喜欢的符号标出来(师对同学进行学法指导)

2、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,如记“哨”,师出示口哨实物并吹节奏,让会吹口哨的同学吹喜欢的曲子,使同学在愉快的游戏中记住要识记的生字。

3、同学自由读文。

4、教师范读,同学开火车读、分组读、指名读文。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读。

5、教师设疑,同学考虑:(问生你是通过什么方式知道答案的)

⑴ “儿童团员、八路军、扫荡、敌人、顺从”是什么意思?“王二小几岁?”

⑵ “为什么说王二小是小英雄?”(本环节主要是让同学了解课文内容,激活同学思维)

⑶ 出示插图二、三同学想象,自愿上台扮演

三、展开想象,拓展思维

1、想象敌人被王二小带进埋伏圈的情景。引导同学把自身假想成王二小,根据课件或插图中的神态想象王二小的语言、行动和内心活动,复述课文。(本环节旨在培养同学发明能力和训练他们的想象思维)

2、学了本文你有何感想或收获。(全班自由交流,指名代表说,培养同学的额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)

四、复习旧知

1、复习生字。

2、朗读全文,同桌互读,评议。

五、指导写字

1、观察范字,再描描,找出“边、这、进、道”四个字都有“走之旁”。

2、教师指导:

⑴ “走之”共三笔,点不要和下面的横连在一起,横折折撇要在左下方稍斜一点,捺是平捺,不要写得太斜。

⑵ 写“王”字时,三横要平行,长短不同,第三横最长。

六、练习说“把(被)”字句

1、比较“把”字,“被”字句,体会两个句子的意思是不是一样。

2、说说“把(被)”字句。

七、扩展活动

1、讲王二小的故事给家长听。读有关小英雄的故事。

2、分组扮演唱《歌唱二小放牛郎》。

总之,只要充沛、有效地利用各种手段,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,使同学掌握好的学习方法,就能提高同学的语文素养。

语文教案 篇6

课时目标

1.学习“我的发现”和“日积月累”。

2.理解成语故事的内容,懂得其中蕴含的道理。

一、提出学习任务

这节课,我们要完成三项任务,一是“我的发现”,二是“日积月累”,三是“成语故事”。

二、教学“我的发现”

1.学生自由读句,边读边想这些句子具体写了什么?

2.讨论这些句子写得是否具体?为什么?

3.学生交流。

4.小结。

这些句子之所以写得这么具体,是因为作者经过了长期观察,而且观察得细致、认真。希望同学们也要养成这种严谨认真的好习惯。

三、教学“日积月累”

1.学生自渎各句。

2.组成小组讨论。

3.教师予以归纳。

这些句子按月份写出了各月里的典型花卉。

4.自由读.

5.齐读。

6.背诵。

7.测试:教师说出各月里花的名称,让学生说出它生长的主要月份。

四、教学“成语故事”

1.自由读短文。

2.自由谈短文的内容。

3.谈谈《胸有成竹》的启发。

从《胸有成竹》的故事中得到一个启发:人们在做任何事之前,都要有通盘的考虑和充分的把握,然后再去动手做。

4.讲一讲“胸有成竹”的故事。

五、小结

读了“日积月累”,学了“成语故事”,我们应该懂得什么?

《【精华】语文教案范文集合6篇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